讯(记者庄冠蓉)春节假期,重庆市渝中区文旅市场持续热辣滚烫,累计接待游客1036.4万人次,同比增长11.71%;游客消费总额为99.13亿元,同比增长26.06%。18日下午,借着开门红之势,渝中区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,提出一体推进文旅产业焕新、人文铸新、治理创新、服务出新,更大力度、更深层次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,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区。
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
近年来,渝中区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,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,以文化旅游强引擎赋能经济大发展,产业发展质效全市领先,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引领,“重庆母城、人文渝中”魅力持续彰显,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会上,渝中区委书记黄茂军指出,新征程上,渝中要着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先行区、西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区、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,推动“山水都市旅游、母城记忆、红色文化旅游、体育演艺、时尚娱乐、国际交往”六大板块功能集聚、品质提升,打造更多“全市前列、全国影响力和渝中辨识度”的文旅标志性成果,全力展现“老重庆”巴渝韵、“最重庆”山城味、“新重庆”国际范。
黄茂军从七个方面强调要如何更深层次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。
一、要推动文旅体协同发展更有知名度、影响力,坚持区域协同联动,持续拓展对外交流协作,当好川渝协同发展排头兵,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,深化国际文旅交流合作,打造更多文旅协同发展新亮点。
二、要推动文旅体产品供给更有辨识度、吸引力,按照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人优我特、人特我精”原则,构建彰显国际范、巴蜀韵、重庆味的精品线路,争创更多全国影响力的优质文艺作品,焕新升级打造高能级旅游景点,加快发展新型特色文旅体消费场景。
三、要推动文旅体业态能级更有关注度、引爆力,加快促进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在文旅产业转化应用,焕新升级传统产业,巩固发展会展服务、体育、演艺等优势产业,抢滩引领人工智能内容生成、游戏动漫等新兴产业,形成全域泛在、多点开花、秀色满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四、要推动文旅体企业培育更有活跃度、竞争力,用好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招商图谱,大力招引领军型骨干型文旅体企业,着力以企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,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,搭建好企业服务平台,激发文旅体企业创新创造活力。
五、要推动文旅体营销推介更有曝光度、冲击力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宣传推介矩阵,打造文旅体品牌矩阵,开发标识化文旅产品,精心策划城市营销,持续提升渝中文旅体知名度、美誉度。
六、要推动文旅体服务更有满意度、亲和力,织密“快旅慢游”交通网络,做优“近悦远来”市场环境,升级“主客共享”服务体系,筑牢“平急结合”安全保障,让旅游质态更优、游客体验更好。
七、全区上下要坚持“一盘棋、一条心”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落实党建统领“885”工作机制,着力构建大文旅体工作格局,持续创新工作推进体系,不断夯实政策支持保障,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奋力开创渝中文旅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同时,会上还通报表扬渝中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,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;宣布首批19位渝中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;举行共建巴蜀文旅走廊、文旅发展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及渝中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签约仪式。
推荐阅读: